四 季
长治地处山西黄土高原东南部,群山环绕,大陆性季风影响强烈、持久,持久,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显著,气候温和、干燥,四季分明。
春季 少雨,多风,有“十年九春旱”之说,平均气温10~22℃。
夏季 平均气温>22℃,雨量集中——占全年降雨量的63.3%,多暴雨和冰雹,一般为60余天(6~8月)。
秋季 平均气温22~10℃,多有连阴雨。
冬季 平均气温<10℃度,干寒,少雪,多风,长达5~6个月(一般10月至次年4月)。
日 照
全市各县区日照时数平均为沁县:2 311.5小时,武乡:2 568.1小时,长子:2 370.1小时,沁源县:23 508小时,黎城:23465小时,屯留:2 485.1小时,潞城:2 434.9小时,长治县:24 603小时,襄垣:2 436.2小时,壶关:26 645小时,平顺:24 865小时。全区日照时数为:2 311.5~2 664.5小时,日照百分率在53~60%之间;系全国日照比较充足的地区。
气候 积温
气 候
长治气候,冬无严寒、夏无酷暑、空气湿润、风沙很少,年平均温度9. 7度,年平均降水549.2毫米,年平均湿度61%,气候非常宜人。
长治地处黄土高原东南部,属暖温带季风气候,只有太行山、太岳山和中条山的部分山区相当温带季风气候类型。本地气候具有明显的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,四季分明,冬长夏短,春略长于秋;气候温和适中,雨热同季,大陆性季风强盛持久,海洋性季风作用相对较弱;春季干燥多风,十年九春旱;夏季炎热多雨,雨热不均;秋季温和凉爽,阴雨稍多,冬季寒冷,雨雪稀少。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;常有干旱、霜冻、冰雹,暴雨和大风等发生。
长治与北京、西安、承德、太原4个城市的气温、降水、湿度、风、日照等主要气象要素的对比,降水量要多于4个城市的平均值,是华北地区的富水区,空气相对湿度比较大,空气湿润,夏季气温比4城市低,而冬季气温比太原、承德要高,表明长治冬无严寒,夏无酷暑,冬春季风沙天气也很少。
积 温
≥0℃积温 0℃的平均初日一般在3月4~10日,平均终日在11月19~22日,早晚差异不大较为一致。0℃平均积温达3670.3-4102.7℃。
≥10℃积温 10℃的平均初日一般在4月16~26日,平均终日在10月8~10日,平均积温达3078.9-3567.8℃。
积温的年际变化 以长治市为例:≥10℃平均初日为4月19日,最早出现在4月3日,最晚出现在5月14日。早晚相差41天;平均终日为10月10日,最早结束在9月27日,最迟结束在10月22日,迟早相差25天。积温平均值为3278.4℃,最高达3764.3℃,最低年只达2815.0℃,相差949.3℃,初终日之间的持续天数分别为140天和199天,相差59天。
积温随时间的累积规律 以长治市≥10℃积温累积平均值来分析。4月19日至6月15日,积温达975℃,到8月15日已高达2400℃,6月15日净累积值达1425℃。占总积温的43.5%。

地温 冻土
地 温
全区地面平均温度全年在11.2~12.8℃,其中沁源县最低,黎城县最高,其余各县(市)界于两者之间。地面平均温度月变化为,一月份最低,在-6.7~4.5℃,七月份最高27.1℃~25.9℃。全区低于摄氏零度是冬季三个月。即(12、1、2月)。极端最低-37.9℃,出现在沁县1971年1月21日。极端最高为68.6℃。出现在襄垣的2000年5月21日。
冻 土
全区最大冻土深度出现在10月至4月。极端最大冻土深度为63~83厘米,最大出现在武乡县的1984年2月7日。最大冻土深度10月和4月少于10厘米,极端最大冻土深度出现在1、2月份。
降水 蒸发
本区各地年均降水量在503.7~601.3毫米,年平均降水量最多的是沁源县,最少的是潞城市503.7毫米。
降水量的季节分配不均匀。春季(3~5月)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13.8%;夏季(6~8月)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62.7%;秋季(9~11月)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20.8%;冬季(12~2月)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2.6%。
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。全市11个县(市)站,全年降水量最少是264.0-413.8毫米,全年降水量最多是813.0-1056.4毫米。年际变化最大的是长子县相差(1056.4~349.9毫米)706.5毫米。
从建站到2000年30年资料统计结果,年平均降水呈减少的趋势。从全市11个站点统计结果比较,减少(27.4~56.7)毫米。
长治县年降水量从1973年到1980年,年降水量平均582.0毫米,1981~1990年降水量平均548.0毫米,1991~2000年,年降水量平均为533毫米。在21世纪的这5年,年降水量平均近625毫米,有所增加的主要原因是2003年年降水量923.8毫米,创下了建站以来的最高值。
全市各地的年蒸发量在1 432.3~1 740.1毫米,从各地方蒸发量的月变化来分析,元月份最少在34.5~54.2毫米,5月份最多在232.3~272.7毫米。
风 云 雾
风
大风:全区各地年平均大风(17米/秒)日数为0.8~7.5个。春季(3~5月)是大风最多的季节,大风日数平均为0.5~3.6个,占全年大风日数的43%~68%。最大风速为27米/秒否,出现在潞城市1991年5月12日。全区各地年平均风速:1.1~2.3米/秒。
雾
大雾日数年平均在3.1~31.4个,除沁源、平顺、黎城三个县雾日较少外,其余县(市)在16.5~31.4个雾日。雾出现在夏秋季节较多,最多月份是8月或9月。8、9、10三个月出现的雾日占全年雾日的42%~51%。

物 候
境内各县、市、区小气候特征明显,物候现象差异不大,各地有时相差大约3~5天或3~7天,个别地区相差半个月左右。本文仅记述一般物候现象。
植物候
农作物候
小 麦 9月下旬至10月上旬(秋分前后)播种,次年3月中旬返青,4月中旬拔节,6月下旬(夏至后)收割。
玉 米 5月上、中旬(立夏、小满间)播种,7月下旬抽雄,8月上旬授粉,10月上旬(寒露、霜降间)收获。
谷 子 5月上旬(立夏后)播种,8月中旬扬花授粉,10月上旬(寒露、霜降间)收获。
土 豆 4月中旬至7月上旬下种,8月上旬至9月上旬收获。
油 菜 8月下旬至9月上旬播种,次年6月上、中旬收打。
花木候
柳 树 3月中旬发芽,5月中旬开花,10月下旬落叶。
桃 树 4月上旬发芽,4月中旬开花,8月中旬收摘。
杏 树 4月上旬发芽,4月上旬开花,6月上旬收摘,10月中旬落叶。
梨 树 4月上旬发芽,4月中旬开花,9月中旬收摘,10月中旬落叶。
苹果树 (国光)4月下旬发芽,5月下旬开花,10月上旬收摘,10月下旬落叶。
芍 药 4月上旬发芽,4月下旬展叶,5月中旬开花(花期10日左右),10月中旬枝叶枯黄。
动物候
大雁 4月上旬(清明前后)南来,10月中旬(寒露、霜降)南去。
小燕 5月上旬(立夏前后)归来,9月下旬(秋分前后)南去。
布谷(杜鹃) 5月上旬(立夏、小满)鸣叫,催种田。
蛇、獾 4月中旬(春分前后)出洞,10月中旬(寒露、霜降)冬眠。
蝉 7月中旬(入伏)鸣叫,10月中旬(秋分)不鸣。
------摘自《长治市情网》